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农家种田忙》最新章节。

“娘大夫来了,锦儿怎么样了?”小王氏焦急的对着婆婆问道。

“刚刚吃了半碗粥,现在又睡过去了。大夫,快来看看我孙儿怎么样了。。。”王氏从床边起来,将大夫迎到李俊床头。

原来这大夫姓乔,是前年朝廷退役回来的老军医,前些年前朝皇室奢靡不堪,皇帝昏聩,亲小人远贤臣,大夏周武二十一年,幽州,晋州大旱,百姓田地颗粒无收,乱民暴动,天下大乱,各地藩王人心浮动,烽烟尽起,百姓民不聊生。幽州晋州几乎十室九空,百姓不得不结群逃离故土,以期能寻得一容身之所。动乱十年,最后是封疆云州的异姓王—北平王赵易川胜出,登基为帝改朝换代,建晋国,号昭元。

昭元三年春,扫平内乱,多年的征战,人口急剧下降,百姓家无余粮手无余财,多地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现象鲜见不鲜。昭元三年秋,昭元帝命户部重新测量耕地,迁徙人口至因动乱而荒芜之地,按人丁分配土地,免税三年。鼓励军队老弱伤残退役返乡,发放救助银饷。乔大夫今年已四十有五,家乡因为战乱已经无人了,退役之后正逢人口迁徙,觉着梓州背靠南山,有一条大河顺流而下,环境宜人,索性就留在了河西村。

河西村隶属于梓州常怀县山南镇,前些年战乱,村里流失很多人,现下朝廷分派人头,有许多聚集在常怀县的流民,被分派到山南镇河西村,一时间村里到时人丁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秋种。忙着准备冬季的口粮,李家也是如此。

乔大夫右手搭在李俊右手腕上把脉,王氏等人噤声等待,片刻,乔大夫站起身来回身走到桌子旁,边说边写到:

“令孙是有福之人,现下,已无大碍,只是身体有点虚弱,我在开两幅药,吃完之后,便不用再吃了,需注意餐食补补身子即可。。。如此,那老夫就告辞了”

听到孩子无事了,王氏等人高兴连声的道:“谢谢大夫,真是谢谢大夫。老大家的快去送送大夫。”

刚送完乔大夫,李大富便带着几个儿子赶到家,迫不及待的就问大儿媳道:

“锦儿他娘,锦儿怎么样了?”

看着公公及丈夫小叔子几人身上的泥土,满是汗水的面上都挂着焦急的神色,小王氏心中一暖,道:

“大夫说锦儿已大好了,刚才吃了半碗米粥,现下睡着了,爹您先别急。”

听到儿媳的话,李大富等人心里送了一口气,不过还是迫不及待的走到房里,看到床上李俊浅浅的呼吸着,安慰的点点头,对王氏说:

“他奶,去买点肉回来给锦儿补补,这回可得好好养养。”

听到老伴这样说,王氏白眼回到:“我孙子不疼,就你疼,老大家的,明天去张屠夫家买点肉回来,炖点汤给锦儿补补。”

“娘,我省的。快晌午了,我和弟妹去做饭去了,爹你们歇会儿,饭做好了,我来叫你们。”说完妯娌几个去厨房准备午饭去了。

李俊一觉从早上睡到了中午,意识完全清醒之后,想起了早上的事情,一惊,抬起自己的手看了几遍,才确认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了,现下这个身体不过□□岁的小孩子,揉揉了自己的额头,努力回忆脑海中的记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还好有这个叫做李明锦的小男孩的记忆。

记忆中,李家有一大家子人,爷爷叫做李大富,今年四十五岁,奶奶王巧,李王氏,今年四十三岁,看来古代农民生活确实很苦,看起来奶奶都有五十多了,李明锦叹息道。原身的父亲叫李继旺,今年二十七岁,母亲小王氏,是奶奶的娘家堂弟的女儿,也就是堂侄女,今年二十六岁。二叔李继兴,今年二十六岁,二婶林氏,林氏是河西村人,今年二十四岁。三叔李继达,今年二十四岁,三婶孙氏,孙氏是逃难来的,现在家里没人了,今年二十二岁。小姑李婷,是爷爷奶奶的幺女,今年十三岁,待字闺中。

二爷爷叫李大贵,二奶奶赵氏,二爷爷有一儿一女,四叔李继贤,今年二十一岁,娶妻刘氏,今年二十岁,刘氏是河东村人,比邻河西村。大姑姑李蓉,今年二十岁,嫁到山南镇上,大姑父叫做傅正鹏,今年二十一岁。

李氏家族原来世代居住晋州,祖辈有当过官的人,在晋州五原镇是当地小有名望的家族,李氏族人居住在李家村,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可惜,前些年天下大乱,天灾*,祸及晋州,李家村异不能幸免,大夏周武二十一年晋州大旱,田地连续两年颗粒无收,若非前些年家里小有积蓄,家里的几个儿子又是勤快能干的,恐怕等不到战乱,就要饿死了,如今各地动乱,朝廷强行征兵,李大富看着自己家里几个正直青壮的儿子,彼时大儿子才刚刚成亲,害怕儿子被强行征走一去不回,索性去与弟弟李大贵商量,要不就离开晋州,去梓州吧,梓州三面环山,与梓州相邻的云州是北平王封地,北平王治下,相较在这乱世之中,算是难得的乐土了,听说北平王,治军严格,云州当地百姓,生活安定。但李家两兄弟不准备去云州,而准备去梓州,毕竟云州虽然好,去的人也多,到时候,那么多流民涌入,恐怕不容易进去,为了一大家子,李大富和弟弟李大贵商量完之后,赶紧在征兵到来之前,收拾一些轻便衣物,钱银,口粮,带着一家人匆匆上路赶去梓州。

李家从是大夏周武二十三秋年从晋州逃难过过来,周武二十四年春天达到河村村,彼时河西村人丁还是兴旺的,李家一大家子来到河西村之后,里正看着老老小小饿的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的,也很为难,河西村已经没有多余的耕地分给外人了,好在还有一些未开的荒地,于是和村里人商量了一下,就给李家划了村西头的一处荒地,让村里的壮劳力合力给李家盖了几间茅草棚,从此李家就算在河西村有了安身之所了。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农家种田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