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最新章节。

“不跑远。”

“捕点鱼。赚点钱。”

“娶得了媳妇养得了娃就行。”

钟翠花拍了拍赵大海的手,站起来走进堂屋,拉了矮凳子坐下继续织渔网。

赵大海摇了摇头。老爹老娘出事,这对一个老人来说是天塌下来的事情,别看松了口放自己修船出海捕鱼,但这是迫不得已,心里肯定是担心得不得了,其实不管有没有老爹老娘的事,只要出了海,留在家里的人都会日夜担心,没多说什么更加没安慰,渔村的人必须得要面对的现实,只能默默承受。

赵大海煮了锅白粥,这就是早餐,没菜,倒了点酱油搅几下,端了一碗给正在织渔网的钟翠花,自己装了一碗,说一会进红树木看看,能不能赚钱再说,弄点小鱼小虾不成问题,桌子上锅里得有点荤腥。

钟翠花想了想,点了点头。

赵大海三下五除二,喝完两碗粥,收拾几只网袋,拿根扁担,拎上小铁锄头,今天是下午三点退潮才能进红树林,晚上九点才涨潮,手电筒带上,装了凉开水,换上解放鞋,说了下今天晚上晚点才回家,大步出门。

钟翠花慢慢走到院子门,看着赵大海走到拐弯的地方消失不见才转身回到堂屋,拿着网梭出了十几分钟神,抹了下眼角,才开始一下接一下接着织渔网。

赵大海大步走到村子前的码头,顶着太阳转身往西,往东穿过沙滩是钓蟹虎鱼的礁石带,红树林在村子的西头。

赵大海一直走了快要一个小时,一片看不到头的红树林出现。这是一种能够生长在海水里灌木和小乔木,一般来说,出现在海边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滩涂浅滩,能防风固沙。几十年前,一到刮台风的季节,村子里的渔船都来这里避风,最近些年,有了专门的避风的渔港,慢慢地没渔船再来。

赵大海看了看,潮水刚开始退,休息半个小时,直到红树林边上露出沙子和滩泥才大步往里走,刚到边上,残留着点水的滩泥面上噼里啪啦响起一片。

赵大海看了眼发现是跳跳鱼。有些地方叫弹涂鱼和花跳鱼,头大双眼凸出阔嘴,灰褐色,腹部有吸盘,能附在礁石或者红树林的树头处,弹跳力非常强,潮水退后的海滩上经常能看到,一旦受到惊动,一群群往前跳跃。

赵大海摇了摇头,跳跳鱼别看长不了太大,但是肉嫩味美,今天自己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这玩意,继续往里走,红树林有些能够长四五米高,但比较少,一般只有一米多高,再加上根系非常发达,纵横交错长成一片,非常难走。红树林进来的人少,一个是走着费劲,半天的时间抓到的都是些不值钱的小鱼小虾,不划算,另外一个是这样的地方迷宫一样,一般人进来不一定走得出去。

赵大海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天空挂着的太阳一晒,蒸笼一样,不过走了五六分钟,满额头黄豆大小的汗珠,瞪大眼睛左看右看,没有渔船没法出海,没法挑剔,红树林对自己来说是个好地方,从小没少进红树林抓鱼摸螺,这地方熟悉得很,走了半个小时,到了一片不大的空地,直起身,衣服全都湿透。小时候经常来,这里长着海瓜子和个头很大的泥螺。

赵大海看了一下,海水退了,泥螺半露着,手一抠,拳头大一只,不知道几年没有人来这里,密密麻麻都是,拿出带来的网袋,半个小时装得满满,拎了一下不下二十斤,又拿出另外一个网袋,海瓜子长得手指甲大,一挖一块,同样差不多装了二十斤,锄头挖了个坑,一会渗出半坑的海水,两个网袋里的泥螺和海瓜子洗干净,回去的时候用不着太清洗费劲,不混着泥,晚一点挑回去,轻松点。

赵大海休息了一会,喝了点水,泥螺和海爪子扁担什么不带,红树林里没几个人进来,就算有人来,一看就知道是有主人东西,不值几个钱,没人会拿,拿了一只网袋拎上小锄头钻进红树林,继续往前走,又是一个小时过去,重新钻红树林的时候,一条小沟出现在眼前。

赵大海抹了下额头的汗,好几年没来,红树林里分辩方向不容易再加上不少地方变了,差点找不到。

红树林有空地有小沟,空地不多,小沟不少,海水涨潮退潮,土质疏松的地方出现一条条小沟,大多数不深,一两米的样子,沟比周围的地方低,退潮的时候存着水,小河一样哗啦啦流着海水。

赵大海下了小沟,趟着海水往前走,小鱼小虾不少,这不是今天的目标,瞪大眼睛盯着小沟两边露出的长着草和藤蔓的土坝。有会觉得海水泡着的地方不长草和藤蔓,事实上不仅仅长而且长得非常好。

赵大海边走边看,半个小时过去,终于看到离小沟水面二十厘米的土坝有一个拳头大略显扁平的洞,快步走过去,仔细观察一会,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渔村:从截胡村花阿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