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

徐州数十万百姓没有人能够站出来找曹操报仇。

因为他们都死光了。

没有亲人活着,没有后人会记得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人举起手中的大刀,向着他们的仇人发出一声的怒吼“报仇”!

除了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留下一句冷冰冰的“泗水为之不流”以外,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

而黄门亭缯阳聚的上百位邓沈二氏的乡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至少还有很多亲人逃了出来。

或许对于这些死去的人来说,他们也没有奢望黄门亭剩余的乡老亲族能够为他们报仇,毕竟死去的人再有怨恨,也希望自己的亲人能活下去。

只憧憬着还有人记得他们,逢年过节,有个祭祀就足矣。

至于报仇这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自己的亲人骑着骡子,向一座大山发起冲锋。那是自寻死路的事情,不会有人希望如此。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子孙后代都死绝了,连一条根都留不下来,若真这样,即便是亡魂也不会得到安息。

可活着的人,又怎么能够遗忘掉这股仇恨呢

沈晨内心深处最大的仇恨,其实从来都不是曹操杀害了徐州数十万百姓。

因为那些人与他无关。

也许这么说很自私,但这确实是事实。

没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一些素不相识,素未谋面的人拼个九死一生。

就好像没有人会因为他人的苦难,而慷自己之慨一样。

这個世界上或许有少部分充满了至高理想的圣人会那样做,倾尽家财,救助一方。

但至少对于九成九以上的人来说,都不会如此。

沈晨也是个普通人,或许是穿越之前天性善良,让他保持着一种对被压迫的底层人民的同情心理。

有时候也上网看一些贫困家庭的视频。

明明自己也过得一般,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捐钱,当义工,做好事,生活总要积极乐观一些。

可如今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煎熬。

因为他的对手是曹操啊。

那个统一了北方,横江赋诗,魏武挥鞭的曹操啊。

死在他手里的人成千上万,自己又凭什么能够站出来为那些逝去的人伸张正义呢

所以从一开始,沈晨也仅仅只是想劝说宗族赶紧逃难,远离徐州。

可惜人微言轻,直到灾难到来,才堪堪有一些成果。

他救不了徐州几十万百姓,只能勉强救自己的宗族。但即便是那样,也失去了很多亲人和朋友。

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那么大胆子与曹操为敌。

他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宗族亲人免受伤害,让自己家人能够活下去,仅此而已。

直到后来他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时代,与很多所谓的名人交流,与那些世家门阀子弟相识。

他才明白。

封建社会,本身就是黑暗腐朽与剥削压迫的代名词。

门阀世家子弟不会把百姓当人看。

战乱年代,诸侯军阀动则屠城、劫掠,祸害的百姓数以百万计。

饥荒、、瘟疫,一旦世界开始变坏起来,人命像是秋天枯萎的落叶一样不值钱。

而且即便是和平年代,也并不代表你能安全。

遇到一个好的皇帝,还能稍微安稳。

运气不好遇到一个暴君,横征暴敛,肆意妄为,就是全天下百姓的灾难。

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最上阶层,底层百姓其实根本接触不到权贵。

他们遇到的是乡里亭长、乡老、县吏之类的底层吏员,稍微不如意,就有可能被这些人整得死去活来。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太守。

还有县里的豪强、世家、门阀,要破灭一户百姓轻而易举。

关羽后来威震华夏,武力高超,因年轻时杀了县里豪强,就被迫背井离乡逃到幽州。

臧霸曹魏镇东将军,年轻时得罪太守,逃亡进泰山深处十几年,一直到黄巾之乱天下法制崩溃的时候,才能出来。

即便是那些名门世家也不一定能安全,袁绍曹操在兖州、冀州杀的名门世家不计其数,还有河内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也杀了大量官员、名士。

这个世界烂透了。

大汉像是一座金字塔,上面的任何一层,都能压迫得底层人民喘不过气来。

除极少数以外,大部分诸侯、军阀乃至于黄巾贼寇,只要手里有兵马,有能够行使的暴力手段,他们就一定会对底层百姓进行压迫与剥削。

沈晨自小长在乡亭里,虽然因为邓沈二氏是当地大族的关系,遭受的压迫和剥削不多。

但他亲眼见过的和自己感受到的,数不胜数。

然而即便是如此,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

人不能因为善良而选择危险的道路。

同情归同情,可那时的沈晨,也不过是个八岁的孩子,保全宗族就已经很不容易,何谈去给别人报仇呢。

一直到那一柄杀戮的屠刀,悄然降临在他头上,几乎险之又险地,从他的脖间擦过。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银狐》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