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www.xiaoshuodawang.com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三国种田》最新章节。

“父亲,你想啥呢。”儿子拿起绿豆糕吃将起来,“嗯,好吃,还是清凉糕呢。”“皇帝四海一统,也该封禅炎黄。”太上王这么说是排除了泰山,因为新的神教做法就是以炎黄为祖,自然皇帝要封禅黄帝炎帝封山,黄帝被吴越太上王封在黄山,炎帝被吴越太上王封在华山,而得到上古史书的太上王自然把炎黄二祖几十世的史书给高举。自然按照上古史书封炎帝山和黄帝山,大家也没得话说。

皇帝明白过来,“好的,那就麻烦太上王安排此事。”史官记载万年即位四年封禅黄山华山。

其实就是皇家并大臣们一次远游,此去句章看看万兽园,顺便大江高山逛逛。好在这朝政有好几套班子,位于西安的西京留守府负责西域事务和关中地方事务,雒阳成为整个北方事务的中心,而吴越南洋诸地以南京番禹为政治中心处理各项事务,天草、北方贬居地吴越本土以句章为中心处理事务。

按照吴越太上王的意思还要新建一个尚都,建在燕国蓟县即尚都位置。这个尚都建在这里能得到中原腹心的支持,也能被雒阳控制。只要北方稳定,区区一个西京长安还翻不起浪花。要是中原残破,西京长安也能为须甲留些元气。而南洋压根就很遥远,南京番禹已经算南洋的北端,最好按照吴越太上王的意思建在普里安哥(胡志明、西贡)。只是不太放心只能放在番禹。

这样的政治格局很奇怪,比如番禹南京管辖南洋,南京政府对南洋事务都要统管,而整个吴越本土却是听句章的,也就是说出了南京番禹城南京政府的政令只能往南洋发。尚都也是这个意思,按照吴越太上王的意思就是南北两京把国人的生存空间给撑开。相对来说西京长安要权力大些,对关中也有管辖权,因为关中现在不能算很好,所以事事请示的话,不如给些主动权。当然长安西京府的任命还是由皇帝下发,由吏部等考核,各京官长都要轮换做,不能窝在一个地方很长。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中级官吏编制变多,中央控制更加严密。以这个时候的交通和通讯这么选择也是无奈。

“皇帝,我看国家还需要好好休养生息,不如做个人情,把官奴都放了吧。”“父王,那吴越那边呢?”“你问小猪。”太上王面向虞彘。毕竟虞彘现在是吴越大王,做太上王也不好多插手,这种博名誉的事还是让给子孙吧。

“官奴都放了吧。”小猪也是希望大家不再蓄奴,官方也要做出榜样来,想了想,“父亲,家里的家奴呢?”“全部解除奴籍的话,我看给以前努力立功的人也是不公平。不如放宽条件,一人立下战功,斩首一级可以释免父母妻子的奴籍。”半天太上王杨晨毓还是觉得都这么放也有问题。

“行。”皇帝点头,奴隶多少无所谓,她现在只要管好这天下,一年一成财税贡赋给皇家也够用了。

“那好吧,再商量下具体办法,也不能叫立功和老实人吃亏。”太上王没太在意这个事,算是交给儿子去办。

“雒阳原皇宫的孤本、藏书现在都以全部刊印完毕,准备给雒阳皇宫放上两套,两院图书馆放一套,雒阳大学放一套、雒阳图书馆一套,一共5套,要是有人要,可购买。这五套的钱,皇宫的自然由皇家出,你们俩准备下钱吧。”太上王这算得可够精的,连书都不送给儿子儿媳。不过古代刊印书籍成本也是极其高昂的,送不起啊。

“父王,那么全套(书)我还要十套,一个是自己收藏自己看,一个是送宗室中有愿意做学究的。”皇帝提出自己要求。

“行,世界历史新编的,你们要么?”“要。”皇帝是什么书都要,否则怎么叫皇家呢。

杨晨毓问起,“还有个事,此去前,我希望你们能安排下。”皇帝点头,“父王只管说。”“帝陵什么时候开凿?”吴越太上王说起皇陵来,皇陵都是皇帝即位后就要开始开凿的,现在万年已经算极晚了。

“这个,倒是忘了。我想征求父王意见。”“唔,不争良田、不埋重宝,薄葬富民。”史官记载,帝问陵于吴越太上王,太上王曰:“不争良田、不葬重宝,俭以安天下。”其实是吴越太上王看不上那些太俗气的玩意,建议皇帝学习自己的陵墓,深挖高岭之下,以鼎、铜器、瓷器为主。

“善。”“兵马俑以万五千比较合适,等身鎏金铜兵马车十辆如何?”“啊?!”皇帝吓一跳,这个怎么算不埋重宝啊。

“现在我那作坊,有些空闲,一样做兵马俑,一起做还便宜一大半,也省的你再募人开工。不如从我那订购,然后运来。倒是选址你要自己看好,我觉得还是选择一个高山往深了挖,最好挖下一万步。”吴越太上王的意思就是这么深的话,一般盗墓也没这个力气是吧,总不能一辈子挖个墓,还不知道里面到底位置在哪里。

“好主意,一千步足矣。”皇帝自己也觉得不要糜费。

然后就是翁媳俩商量各自坟墓内有啥,皇帝也觉得金银珠玉太多太容易招贼。还不如铸铁铜合金的大鼎,便宜又没人偷。一个大鼎记载几年的事,那么到死的时候几十个铁鼎还是铸得起。至于那一万五千的兵马俑就按照吴越太上王的意思,反正吴越太上王那个作坊一起做得了。流水线制作,成本低,数量也能保证,质量也可以。还有陪葬的陶瓷俑和百兽也给敲定,还有各色青瓷器具也给一一搞好。皇帝很开心,自己这事也是忘了,父王还亲口答应她送一部石刻主神天道经书和石刻尚书全本。“谢谢父王。”“啊哈哈,我那也是没啥送啊。”杨晨毓喜欢兵马俑,所以也就在自己和媳妇的陵墓内大摆兵马俑。只是这次等身的鎏金铜兵马车确实有些奢侈了。金缕玉衣什么反而没提,新制度下陵墓也给改制了。

“父亲,这陪葬是不是太多了。”小猪很仁慈,自己也觉得这么耗费资财很不合适。

“不多也,没几个钱。”太上王杨晨毓这么回答孩子。现在这些都是搞流水线操作,反而没几个钱。倒是那些金银珠玉,实在不舍到放到陵墓去。

“还有就是现在准备起水银,”“父王,要水银干嘛?”“水银灌满铜棺,銅棺内放置金银馆,銅棺外以石椁,怎么样?”“这?太奢侈了。”“那就金银棺不要,三层铜棺,外以石椁,如何?”“好。”皇帝还是觉得有点奢侈,不过太上王没肯再让步。

“诸神的鎏金铜像也要有,三足乌、芜菟、青龙、玄武等等一并制备。”这个皇帝听了汗颜,这算哪门子的薄葬啊?

小说大王【www.xiaoshuodawang.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三国种田》最新章节。